近日,一張“天貓雙十一阿里拍賣全國萬套房源首批清單”的截圖在網上流傳,迅速成為網絡關注的焦點,阿里拍賣將在今年雙11當天推出上萬套特價房。其實在此之前,阿里拍賣官方微博上就有過“1元起拍學區(qū)房”的信息,引來眾多網友圍觀。無獨有偶,10月12日,在首屆京東科技地產大會上,京東房產方面透露,在即將到來的雙11,京東將在70個城市,聯(lián)合超過200家房地產開發(fā)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惠房源。而且,新房全款5折起,優(yōu)惠額超過3億元。
兩大電商巨頭并非首次涉足房產行業(yè),早在2010年,阿里就設立了淘寶房產頻道,提供房地產信息的搜索等相關服務;2018年10月22日,京東房產宣布正式上線二手房業(yè)務,并在2018雙十一上加入了房產促銷。對于成交額巨大的房產行業(yè),京東跟阿里都有意分一杯羹,并且宣稱房屋交易要“去中介化”,讓消費者買房得到真正的實惠。
所謂“特價房”,真的“特價”嗎?
特價房真的特價嗎?以上面提到的阿里“1元起拍杭州學區(qū)房”為例,9月17日,該套房子以1元的價格起拍。結果,原本9月18日15點就應該結束的拍賣,一直到當晚七點左右才結束。經過239次加價、142次延時,該套房子最終被一位買家以609.5萬元的價格拍下。但這個價格已經非常接近市場價了
據阿里拍賣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內有將近三千萬人次在阿里拍賣上看房、買房。但這僅僅是流量而已,并非實際的成交量。不過聯(lián)合電商的賣房方式,確實也給房地產交易打開了新大門,以這套1元起拍的學區(qū)房為例,該房源早在2016年就在網上掛牌出售了,但由于是學區(qū)房,面積大總價高,業(yè)主一直沒等到合適的買家。此次拍賣成交的最終價格,相比該房源在我愛我家的掛牌價640萬要低了30.5萬元,但買家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實惠仍無法斷言。
記者從中國房價行情網上了解到,杭州市近一月房屋均價為31641元/㎡,環(huán)比下降了0.85%,而1月18日的平均房價更低至28375元/㎡。近幾年,隨著國家不斷出臺政策穩(wěn)定房價,做到“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尤其是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讓眾多買房者都望而卻步。
大多數買房者的心態(tài)也同炒股者“買漲不買跌”類似,處在一個觀望的態(tài)度。
記者從上海某房產中介公司了解到,目前房地產市場并不算活躍。以上海為例,10月16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2019年發(fā)布《三季度上海房地產市場報告》。該報告顯示,9月份,上海新房供應量井噴式爆發(fā),而成交量僅表現為小增,“金九”明顯落空。
電商平臺拍賣售房效果甚微,更多只是廣告效應
“很多房地產公司選擇與阿里、京東這樣的商業(yè)巨頭合作,其實對于成交并沒有抱特別大的希望,更多的是通過平臺引流,讓更多人關注到他們的房子,畢竟現在各大房企都面臨著相當大的去化存貨的壓力。”從事房地產行業(yè)多年的張濤告訴《商業(yè)觀察》。
房地產交易有著一系列復雜的流程,從看房、交定金、簽署買賣合同,再到貸款、交房、售后,其中諸多環(huán)節(jié)都暗藏交易風險。而阿里拍賣的房屋,除了業(yè)主本人正常掛牌出售的房屋外,還有相當部分的數量是法院委托阿里進行的拍賣,簡稱法拍房。2017年,李女士通過阿里拍賣競拍到西安蓮湖區(qū)法院主持拍賣的商品房,卻一直被寶雞公安局查封,無法辦理房產變更登記等手續(xù)。截至今年6月11日,李女士在法院跟公安局之間來回奔波,仍未成功辦理產權變更登記。即使是正常出售的房屋參與拍賣,在微博上也有多人發(fā)文聲稱自己拍賣得到的房子過了一年多戶主仍未將戶口遷出,自己的戶口也無法遷入。
阿里拍賣這樣的賣房模式,是由買方競拍定價的,但二手房交易實質上是由賣方定價的。競拍這一模式,難免會出現諸如惡意抬價、房屋信息不夠透視等漏洞。
2015年阿里攜手萬科推出網上賣房,但實際的成交量卻未盡人意。萬科在阿里拍賣上掛售了45套房屋,最后僅成交了5套。雖然實際成交效果一般,但這次拍賣僅12小時就引得18萬人次的圍觀,流量效應顯著。
由此可見,大多數人只是抱著看熱鬧的態(tài)度參與網上的房屋拍賣的,真正下手的人并不多。畢竟買房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大事,根據網上的調研,超過一半買房者都有長達數月的看房期。房子畢竟不同于一般的消費品,哪能說剁手就剁手呢?
目前看來,電商平臺進軍房產行業(yè)對房產中介公司影響甚微,畢竟房地產這塊數萬億的大蛋糕是電商平臺啃不動的,但是它們依靠“特價”“優(yōu)惠”等噱頭能夠吸引不少流量??梢源_定的是,線上賣房的方式對目前“金九銀十”逐漸褪色的房地產市場注入了更多活力,未來這一模式能否奏效,還需要市場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