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中通發(fā)布通知:從2018年10月1日起啟動快遞費用調節(jié)機制,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qū)的快遞費用,具體費用調整幅度由當地服務網點根據總部指導建議并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
隨后韻達股份也表示,為緩解派送壓力,將全國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qū)的快件派送費上調0.5元/件,其他地區(qū)的費用調整時間另行告知。
其實這幾年的派送費一直在上調的趨勢中,上調派送費主要是由于地區(qū)發(fā)展的不平衡,發(fā)件主要集中在東部發(fā)達城市,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網點基本就只有派件業(yè)務。
那么,派送費上調后,上漲的這部分費用是不是會進一步轉嫁給消費者呢?在我國的民營快遞市場,除了順豐速運,包括“四通一達”在內的大型民營快遞,都是通過加盟的方式迅速擴張。在這些加盟制快遞企業(yè)中,總部是一個松散的管理機構,把運單預收費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這意味著加盟商數量越大,遞送量越大,總部銷售的運單就越多,獲得的收入也就越多。此外,各地網點如果需要總部投建的轉運中心進行中轉分撥,還會繳納一定的中轉分撥費用。
各地的加盟商才是真正對快件遞送的成本和價格負責的一方。這些加盟商要自行購買車輛,招聘員工或者將下屬的站點分包。因此消費者一般看到的快遞價格,并不是由總部制定,而是各個地方加盟網點自行確定。一些網點甚至還把定價權下放給了旗下站點的承包商,只要有得賺,承包商也可以再跟顧客討價還價。
因此,此次各快遞公司總部陸續(xù)發(fā)出上調派送費的通知后,并不意味著所有區(qū)域的終端快遞費也會隨之上調,而是會根據各加盟網點的承受能力和競爭狀態(tài)決定。
縱觀過去幾年,各家快遞公司總部的派送費其實每年都在調高,但相反,消費者實際支付的快遞費卻是不升反降。
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7年的快遞均價已下降到不到12元,2015年是13.4元/件,2014年是14.65元/件,2013年是15.69元/件,2012年是18.6元/件,而早在2005年這個數字是27.7元/件。
快遞行業(yè)的毛利率,也從2007年的30%,下降到2017的5%~10%,一些加盟網店甚至在虧損運營。
2018年1-7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è)業(yè)務量累計完成261.6億件,同比增長27.5%;業(yè)務收入累計完成3226.6億元,同比增長25.4%。其中,同城業(yè)務量累計完成60.1億件,同比增長25.8%;異地業(yè)務量累計完成195.4億件,同比增長27.6%;國際/港澳臺業(yè)務量累計完成6.1億件,同比增長43.2%。
2013年~2018年1~7月中國快遞業(yè)務完成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郵政局 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1~7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è)業(yè)務量完成40.8億件,同比增長27.3%;業(yè)務收入完成481.6億元,同比增長23%。
2013年~2018年1~7月中國快遞業(yè)務收入走勢圖
資料來源:郵政局 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1~7月分省快遞服務企業(yè)業(yè)務量和業(yè)務收入情況表
單位 | 快遞業(yè)務量累計(萬件) | 同比增長 (%) | 快遞收入累計 (萬元) | 同比增長 (%) |
全國 | 2615911.1 | 27.5 | 32266195.6 | 25.4 |
北京 | 121397.2 | 3.6 | 1855756.7 | 19.2 |
天津 | 30521.8 | 10.6 | 476582.1 | 14.9 |
河北 | 88659.3 | 49.6 | 940632.2 | 49.7 |
山西 | 15952.8 | 27.9 | 204278.3 | 32.8 |
內蒙古 | 8066.6 | 43.5 | 165612.8 | 31.6 |
遼寧 | 35290.6 | 31.5 | 485147.9 | 33.6 |
吉林 | 11462.3 | 22.5 | 197494.5 | 21.9 |
黑龍江 | 16169.8 | 34.5 | 249487.2 | 35.7 |
上海 | 187618.2 | 17.8 | 5522040.2 | 24.0 |
江蘇 | 223913.7 | 23.0 | 2599891.3 | 25.6 |
浙江 | 503640.3 | 26.9 | 4130516.3 | 18.1 |
安徽 | 56152.1 | 24.4 | 585151.6 | 25.0 |
福建 | 110208.8 | 28.8 | 1101385.8 | 31.0 |
江西 | 29923.4 | 36.1 | 344711.8 | 39.8 |
山東 | 112089.1 | 44.6 | 1225294.2 | 36.7 |
河南 | 75956.1 | 34.4 | 801733.5 | 29.8 |
湖北 | 68560.0 | 30.9 | 764755.0 | 24.0 |
湖南 | 40553.4 | 33.8 | 433835.3 | 28.3 |
廣東 | 682600.9 | 29.4 | 7464566.7 | 23.3 |
廣西 | 25180.6 | 50.4 | 326187.8 | 38.5 |
海南 | 4043.1 | 19.7 | 94190.5 | 31.1 |
重慶 | 23452.3 | 37.9 | 309844.1 | 33.5 |
四川 | 74439.1 | 32.6 | 871945.1 | 38.4 |
貴州 | 10430.4 | 35.1 | 211769.1 | 37.4 |
云南 | 15835.0 | 39.6 | 246434.5 | 33.5 |
西藏 | 365.7 | 28.5 | 12704.0 | 20.5 |
陜西 | 28807.5 | 24.1 | 357672.8 | 21.9 |
甘肅 | 4608.7 | 26.0 | 99738.0 | 32.0 |
青海 | 964.7 | 27.4 | 24437.5 | 19.7 |
寧夏 | 3066.5 | 56.3 | 43319.7 | 20.3 |
新疆 | 5981.1 | 26.1 | 119079.2 | 22. |
資料來源:郵政局 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1-7月,東、中、西部地區(qū)快遞業(yè)務量比重分別為80.3%、12%和7.7%,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qū)快遞業(yè)務量比重與快遞業(yè)務收入比重均下降了0.7個百分點;中部地區(qū)快遞業(yè)務量比重和快遞業(yè)務收入比重均上升了0.3個百分點;西部地區(qū)快遞業(yè)務量比重和快遞業(yè)務收入比重均上升了0.4個百分點。
2018年1~7月地區(qū)快遞業(yè)務量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郵政局 智研咨詢整理
從統(tǒng)計數據來看, 2017年,順豐實現營業(yè)收入710.94億元,位居行業(yè)首位。申通快遞收入126.57億元,德邦股份收入203.5億元,韻達股份99.86億元在我國幾大民營快遞企業(yè)中,順豐控股營業(yè)收入遙遙領先,截止2018年1~7月順豐控股營業(yè)收入425.04億元。
順豐控股總部控制了全部快遞網絡,包括干支線運輸、中轉場和配送網點,收派件取得的收入、發(fā)生的成本,人員福利、購置設備支出等都納入順豐控股統(tǒng)一結算。
2016年~2018年上半年主要快遞企業(yè)營業(yè)收入走勢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智研咨詢整理
經過了十年的雙11磨煉,如今的快遞企業(yè)應對包裹的激增已經游刃有余得多,并且都在通過技術投入來降低運作成本。
為了應對旺季生產,比較大的快遞企業(yè)這些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采購自動化的設備代替人工,包括自動分揀和無人倉等。
雙11已進入第十年,靠早年堆資源、拼人力的方式已行不通,需要通過技術與創(chuàng)新,用相對低的投入取得更好的結果,在大促下也能降本提效。最近三年,“雙11”的打法和構成有一些改變,更強調把多種角色更好地在線協(xié)同,還有更多新技術的應用,包括電子面單、智能分單等。
雙11每年最大的考驗都在末端,今年也不例外。2017年前端通過菜鳥網絡平臺提供的數據計算,已可以有節(jié)奏、按計劃地分批次地處理快件包裹,今年要更關注末端,如何通過技術支撐打造終端平臺,對終端服務生產作業(yè)組織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