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國內油價或迎年內最大漲幅零售超7元 誰在背后操縱?(圖)

    4月26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次開啟。多家機構預測,成品油調價將迎來“三連漲”,本輪調整幅度或刷新年內最大漲幅,汽油零售限價將重回7元時代。

    卓創(chuàng)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娜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表示,本周期內原油市場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加之供需消息面展現(xiàn)較大利好,油價基本處于強勢上行通道中,帶動原油變化率正值連續(xù)攀升,本輪油價上調已是板上釘釘,將刷新今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據卓創(chuàng)資訊數(shù)據測算,4月25日收盤,國內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5.77%,對應汽柴油上調243元/噸,折合成升價為92#汽油0.19元/升,0#柴油0.21元/升,經過本輪上調,國內汽油的零售限價或將全線突破7元/升。

    張娜表示,臨近五一假期,消費者外出旅行增多,出行成本面臨一定增長。若以一輛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耗油8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即5月11日24時)開啟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增加15.2元左右。

    本輪第9個工作日,中宇資訊測算原油變化率為6.59%,中宇原油估價71.758美元/桶,較基準價漲4.435美元,暫預計26日24時成品油零限價上調250元/噸。

    另據金聯(lián)創(chuàng)測算,截至4月25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69.93美元/桶,變化率5.74%,對應汽柴油價格上調約245元/噸。

    據了解,2018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市場已經經歷七次調價周期,呈現(xiàn)“四漲二跌一擱淺”的局面,汽油累計上調110元/噸,柴油累計上調105元/噸。

    下一輪調價窗口將于5月11日24時開啟,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認為,目前來看國際原油市場利好因素占據上風,不過布倫特原油期貨突破70美元后壓力亦存,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上調或擱淺的可能性較大。(中新經緯)

    國際油價升至3年來高位 誰在背后操縱?

    4月26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次開啟。多家研究機構判斷,本輪油價上漲已成定局。這意味著國內油價將迎來三連漲,而且本次上漲很可能是今年來的最大漲幅。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油價不斷飆升。數(shù)據顯示,布倫特原油價格以及紐約輕質原油價格本周已升至2014年年底以來高位,分別達到每桶75美元和70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迄今,國際原油價格就已經上漲了15%。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指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人為抬高油價。

    他在推特中寫道:“看來OPEC是故計重施,現(xiàn)在到處是創(chuàng)紀錄的庫存,包括海上裝滿石油的油輪,油價被人為地推至非常高的水平,這不妙,也不會被接受。”

    不過,OPEC主席馬茲魯伊并不認可此說法。他表示,OPEC并沒有故意抬高油價,而是一直致力于拯救市場。俄羅斯和沙特等國的原油部長也認為故意抬高油價一說不存在。

    油價為什么上漲?

    一般來說,商品價格的波動總是與供給和需求有關。

    國際油價上漲,人們很容易想到這是由于供給減少,首當其沖的便是以OPEC為代表的產油國。2016年年底,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達成聯(lián)合減產協(xié)議,每日減產約180萬桶原油。

    在他們看來,這是為了平衡油市,緩解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當前,這項減產協(xié)議基本令市場恢復平衡,并讓布蘭特原油價格逼近3年高位。

    國際能源署(IEA)23日發(fā)布的《石油市場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當前全球石油庫存幾乎消失,油價已經回升。油價上漲為減產國家?guī)砘貓螅餐苿用绹乱惠喪彤a量增長。

    然而,OPEC成員國否認它們對過去一年油價上漲負主要責任。他們認為,交易員們越來越擔心美國對委內瑞拉實施制裁,并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這導致市場恐慌,擔憂國際原油供給減少,從而加速價格上漲。

    這一觀點也不無道理。近來,中東沖突升級以及委內瑞拉危機沒能阻擋原油價格上漲。當?shù)貢r間24日,因對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xié)議的擔憂減少,國際油價就出現(xiàn)了下跌。

    當然,還有分析認為,全球石油需求的增加也導致了油價上漲。

    《報告》指出,在展望期前段,全球經濟增長率約為3.9%,支撐石油需求增長,預計石油需求增速將達到年均120萬桶/日。其中,2018年預計增加140萬桶/日,到2023年增速將放緩至100萬桶/日。

    此外,機構數(shù)據顯示,在國際油價升至3年來最高水位之際,亞洲石油需求在4月升至紀錄高位,推動了這波油價漲勢。

    值得一提的是,湯森路透Eikon的貿易數(shù)據顯示,亞洲主要進口國的海運原油進口規(guī)模將觸及紀錄高位,其中一大部分將流入中國市場。

    除了補充庫存等因素外,分析師指出,利好的中國增長環(huán)境是原油需求普遍得到支撐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后走勢如何?

    盡管在原油供應方面,有一些不利的因素,但美國石油產量的增加,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力量。

    《報告》指出,由于OPEC的產能增長緩慢,應更多關注以美國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這些國家在全球石油市場將逐步占據主導地位。

    《報告》還預測,受輕質致密油驅動,2023年美國產量將增加370萬桶/日,屆時將超過全球總產能增量640萬桶/日的一半。美國的石油總產量將達到近1700萬桶/日,幾乎與其國內石油需求相當,輕松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原油正逐漸涌入歐洲市場,搶奪OPEC和俄羅斯的份額。數(shù)據顯示,2017年美國原油出口有7%銷往歐洲,但今年這個比例已上升至12%。

    路透社援引貿易消息人士稱,美國對歐洲的供應會持續(xù)增長,越來越多的美國原油將出現(xiàn)在外國的煉廠,將來自OPEC和俄羅斯的石油取而代之。

    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原油人氣上升,部分是因為美國指標西德克薩斯中質油與布蘭特原油期貨之間的大幅價差。

    因此,看跌石油價格的人聚焦于美國原油的供應。不過,考慮到OPEC/非OPEC之間達成的減產協(xié)議,也有人看漲石油價格。

    前不久,沙特的官員稱,距離削減三年全球過剩庫存的目標還很遠。三位沙特官員也向路透社表示,他們樂見油價升至每桶80美元,或者100美元。

    據悉,OPEC成員國將于6月召開會議決定接下來是否繼續(xù)減產。有分析指出,如果OPEC維持目前的產量限制,市場將變得異常緊張,OPEC可能會對隨之上漲的石油價格負責。

    考慮到供應與需求的變化,還有一點也值得關注。

    IEA石油工業(yè)與市場部門負責人阿特金森表示,未來6年石油市場將經歷兩個階段,2020年前非OPEC國家原油供應將大于需求增長。但其后至2023年,如果投資持續(xù)不足,全球作為緩沖的有效備用產能將僅能達到需求的2.2%。

    也就是說,未來石油市場的投資也十分關鍵。在新的供應投產之前,石油價格波動增加的可能性上升。

    阿特金森還表示,全球上游投資自2015和2016年分別歷史性下滑25%以來,復蘇才剛剛開始,2017年投資與上年持平,近期數(shù)據顯示2018年也僅溫和增長,這或將為未來埋下隱患。

本文采編:CY330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jiān)控分技術委員會

聯(lián)合發(fā)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jiān)控分技

術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