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乳品市場恢復平穩(wěn)增長
中國乳業(yè)持續(xù)增長,液態(tài)奶占主導
中國乳品市場在2007年之前發(fā)展迅速,銷售額增速維持在16%以上。2008年因食品安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fā),增速急劇滑落至6.3%。之后增速反彈,2009年-2014年間銷售額年均復合增速(CAGR)達14.1%。2015年起中國乳品行業(yè)消費市場低迷,奶價下探,行業(yè)低單個位數增速期,近5年CAGR為4.3%。其中,2018年起增速略有回升(至5%以上),2019年中國乳品銷售規(guī)模達4196億元。
在乳品銷售中,液態(tài)奶1(飲用奶及酸奶)仍占主導地位,2019年銷售額4087億,但近年來小部分市場被干乳品(芝士、黃油等)蠶食。2005年中國液態(tài)奶、干乳品銷售額占比分別為98.2%和1.8%,2019年則變?yōu)?7.4%和2.6%。液態(tài)奶中的飲用奶消費占比最大,2019年占液態(tài)奶比重達63.5%;但酸奶銷售額占比也在持續(xù)攀升,占液態(tài)奶比重從2005年的14.7%提升至2019年的36.5%。
中國乳品市場規(guī)模降速后企穩(wěn)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乳品中液態(tài)奶占主導、酸奶占比擴大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液態(tài)奶市場規(guī)模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不同類型乳品歷年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0-2026年中國乳品產業(yè)運營現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根據中國的原奶產量和凈進口量,把各類奶制品還原成原奶口徑后,我們推算中國2018和2019年原奶人均年消費量約分別為33.2千克、35.1千克。2018年日本原奶人均消費量為95.7千克,約是中國的2.9倍,表明中國原奶人均消費量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人均原奶消費量計算
中國人均原奶消費量計算 | ||||||
-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
我國凈出口(進口量-出口量)乳制品換算成原奶量(萬噸) | ||||||
海關代碼 | 品類 | - | ||||
- | 液態(tài)奶 | 45 | 63 | 68 | 68 | 90 |
401 | 鮮奶 | 44 | 61 | 64 | 65 | 87 |
403 | 酸奶 | 1 | 2 | 4 | 3 | 3 |
- | 干乳制品 | 1,036 | 1,182 | 1,382 | 1,492 | 1,618 |
4021000 | 脫脂奶粉 | 212 | 196 | 263 | 298 | 366 |
04022100+2900 | 全脂奶粉 | 268 | 326 | 365 | 405 | 523 |
405 | 黃油 | - | - | - | - | - |
404 | 乳清 | 349 | 398 | 424 | 445 | 362 |
04029100+04029900 | 煉乳 | 2 | 4 | 5 | 5 | 6 |
406 | 芝士 | 68 | 88 | 98 | 98 | 104 |
19011010 | 嬰幼兒配方奶粉 | 137 | 171 | 228 | 241 | 256 |
合計 | 1,081 | 1,246 | 1,450 | 1,560 | 1,708 | |
我國原奶產量供給(萬噸) | ||||||
我國進口乳制品折算原奶量 | 1,081 | 1,246 | 1,450 | 1,560 | 1,708 | |
我國國內原奶產量 | 3,180 | 3,064 | 3,039 | 3,075 | 3,201 | |
我國原奶產量總消耗量 | 4,261 | 4,310 | 4,488 | 4,635 | 4,909 | |
我國人均原奶消耗量計算(千克/人) | ||||||
我國人口(萬人) | 137,462 | 138,271 | 139,008 | 139,538 | 140,005 | |
我國人均原奶消耗量 | 31 | 31.2 | 32.3 | 33.2 | 35.1 | |
對比 | ||||||
日本人均原奶消耗量計算(千克/人) | 91.1 | 91.3 | 93.5 | 95.7 | - | |
日本比中國 | 2.9x | 2.9x | 2.9x | 2.9x | -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奶價溫和上漲推動乳企凈利率提升
乳品行業(yè)產業(yè)鏈包括上游牧場奶牛養(yǎng)殖、原奶生產、下游乳企奶制品加工、終端銷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2008年之前中國原奶產量增長較快,之后增速明顯放緩,2008年至今CAGR為0.6%。2019年國內原奶產量3201萬噸,同比增長4.1%。2019年中國凈進口乳品折算成原奶口徑約1708萬噸,同比增長9.5%。加上中國原奶產量,我們估計2019年中國原奶總消耗量約4909萬噸。其中,凈進口全脂奶粉67萬噸,若折算成原奶約523.4萬噸,同比增長29%,占中國原奶總消耗量約10.7%,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
中國原奶產量近十年來較為穩(wěn)定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進口全脂奶粉折算的原奶占中國原奶消耗量比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奶價進入小幅上漲周期
由于上游泌乳牛存欄調整面對下游需求變動存在一定反應時滯,牧場建成以及奶牛從牛犢長到泌乳期大概需要2-3年,因此整體原奶供需關系存在一定錯配,從而形成奶價3-4年的周期。
2008年以來我國奶價經歷了三個周期,于2018年下半年進入了原奶上漲通道。但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10余省份發(fā)生“倒奶”現象,乳品企業(yè)庫存高企,收奶積極性不高,生鮮乳收購價格下跌。2020年2月國內生鮮乳價格為3.82元/千克,環(huán)比跌0.5%,同比漲5.5%。這是從2019年6月連續(xù)上漲8個月后(累計漲幅7.6%)的首次下跌。國際市場方面,最近全球乳品交易平臺(GDT)的恒天然全脂奶粉三次拍賣價格指數分別環(huán)比下降2.4%(2020年2月18日)、下降0.5%(2020年3月2日)、下降5.3%(2020年3月17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在延續(xù),乳品消費量下降,我們預計短期內全球生鮮乳價格或將成下行趨勢,但長期看供需基本面不會發(fā)生改變,仍將維持高位震蕩。
中國主產區(qū)生鮮乳價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8年-2012年第一輪價格周期:本輪奶價急跌后進入上行周期。受全球經濟危機以及三聚氰胺事件的雙重沖擊,國內原奶供給過剩、需求疲弱,奶價持續(xù)下滑,到2009年8月奶價跌至2.3元/千克的谷底。2009年下半年國內需求復蘇,奶農補欄、原奶產量逐步回升,整體供需偏緊,推動奶價進入上行周期。2011年開始供需平衡,國內奶價穩(wěn)定。而海外方面,2011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由于新西蘭、美國擴產,疊加美國經濟暗淡,歐盟陷入債務危機,全球需求疲軟,國際奶價下滑,低價進口奶粉沖擊國內原奶價格,國內原奶價上漲緩慢。
2013年-2017年第二輪價格周期:本輪奶價經歷急漲急跌。受國內奶??谔阋?、夏季罕見高溫影響,2013年中國奶牛存欄量及單產雙雙下降,同時新西蘭出現旱災,導致國內外原奶供給緊張,中國及國際原奶價均快速上漲到2013年底,且國際原奶價高于中國原奶價。2014年國內原奶供給提升明顯,同比增加5%。同時國外飼料成本下行,恒天然(Fonterra)食品安全事件突發(fā),導致國際進口大包粉價格大幅回落,中國進口奶粉量躍升至高位。在中國原奶總體供過于求背景下,中國原奶價格從高位迅速下跌。2015年-2017年面對奶牛存欄數持續(xù)減少的背景,中國原奶價格出現回漲,但漲幅較小,主要是由于一、二線城市牛奶需求增長放緩,同時進口大包粉價格較低,壓制了國內原奶價格上漲。2015年初至2017年初,進口新西蘭全脂乳粉還原后的原奶價格比中國原奶價平均低約40%。
2018年下半年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2018年初開始鮮乳價格逐漸上漲,2019年原奶全年均價3.65元/千克,同比增長5.5%。奶價溫和上漲主要因為:1)環(huán)保高壓導致行業(yè)產能加速退出;2)豬價大幅上漲帶動牛肉需求增強,牛肉價格同樣快速上漲,部分散戶賣牛退出市場;3)貿易摩擦,中國對自美進口苜蓿顆粒、苜蓿草加征25%關稅(原先關稅分別為9%、7%,加征后根據荷斯坦測算-30最終關稅分別達36.3%、33.8%),牧場成本明顯上漲;4)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疊加乳企渠道下沉,需求旺盛。2019年中國原奶價對國外原奶溢價約17%,相較2015年-2017年期間大幅縮窄,主要是受益于2016年以來國際奶價復蘇走強及2019年以來人民幣持續(xù)貶值影響。
二、新冠肺炎不改乳品結構性增長趨勢
預計乳品銷量溫和增長,供需平衡
預計原奶供給增長2.5%-3%:展望2020年,我們預計奶牛存欄將企穩(wěn)回升,但考慮到新牧場建成到投入及奶牛成熟產奶需要時間(犢牛到泌乳期至少2年),我們判斷供給增速將放緩。同時奶牛單產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我們預計未來兩年每年單產提升0.2噸左右。總體未來兩年國內牧場原奶供給總體呈緩慢增長趨勢,增速約為2.5%-3%。
中國未來幾年原奶供給測算
中國未來幾年原奶供給測算 | |||||
-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備注 |
全國奶牛單產量(噸/頭) | 7.4 | 8 | 8.2 | 8.4 | 假設每年0.2噸增長 |
全國奶牛存欄數(萬頭) | 716 | 690 | 690 | 693 | 2017/18年采用單產量和原奶產量推算存欄量 |
全國奶牛存欄數同比增長 | - | -3.60% | 0.00% | 0.50% | 我們假設2020年起存欄企穩(wěn)回升 |
原奶產量(萬噸) | 3,075 | 3,201 | 3,282 | 3,378 | 假設乳牛占奶牛數比例58% |
原奶產量同比增速 | - | 4.10% | 2.50% | 3.00% | - |
進口粉及奶粉庫存變化 | 具體調節(jié)供應 | -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預計未來中國奶牛單產量穩(wěn)步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國原奶總需求預測增長約3%:中國城鎮(zhèn)居民奶類消費量約為農村的2.4倍,且該比率在逐步變小,體現農村居民奶類消費量持續(xù)攀升,消費能力提升。中國人均液體奶消費量22.4kg,我們估算2019年中國城鎮(zhèn)人均液體乳消費量約為29.1千克,與日本平均水平接近;農村人均液體乳消費量約為12.1千克。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城鎮(zhèn)提升乳品人均消費量空間有限,而主要驅動力來自于農村消費升級、城鎮(zhèn)化率提升、及液體乳外其他品類如黃油芝士的消費增長。
我們預計未來兩年乳品人均消費量年均增長約2.7%,全國總需求預測約增長3%。疊加我們推算未來兩年國內牧場原奶供給總體呈緩慢增長趨勢(增速約為2.5%-3%),總體看供給缺口將逐步縮小,2021年供需關系可達到平衡狀態(tài)。下行風險主要包括:1)此次新冠肺炎對下游奶制品需求的負面影響超出預計,導致2020年需求增速低于我們預測;2)城鎮(zhèn)化率提升低于我們預期的每年1.2%增長;3)出生人口大幅低于預期。
中國城鎮(zhèn)、農村居民人均奶類消費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城鎮(zhèn)、農村居民人均液態(tài)奶消費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zhèn)化率不斷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城鎮(zhèn)液態(tài)奶人均消費量與日本接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乳品消費量預測
中國乳品消費量預測 | - | ||||
-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備注 |
液態(tài)奶 | |||||
城鎮(zhèn)化率(%) | 59.6 | 60.6 | 61.8 | 63 | 每年1.2%增長 |
城鎮(zhèn)液態(tài)奶人均消費量(千克) | 28.9 | 29.1 | 29.4 | 29.7 | 參考城鎮(zhèn)奶類人均消費是農村的2.4倍;每年1%增長 |
農村液態(tài)奶人均消費量(千克) | 12 | 12.1 | 12.6 | 13.1 | 每年4%增長 |
全國液態(tài)奶人均消費量(千克) | 22.1 | 22.4 | 23 | 23.5 | - |
全國液態(tài)奶人均消費量同比增速 | - | 1.40% | 2.50% | 2.50% | - |
其它品類 | |||||
黃油和涂抹醬人均消費量(千克) | 0 | 0.1 | 0.1 | 0.1 | 每年20%增長 |
芝士人均消費量(千克) | 0.1 | 0.1 | 0.1 | 0.1 | 每年20%增長 |
其他乳品人均消費量(千克) | 0.2 | 0.2 | 0.2 | 0.2 | 每年15%增長 |
乳品合計 | |||||
全國乳品人均消費量(千克) | 22.4 | 22.8 | 23.4 | 24 | - |
全國乳品人均消費量同比增速 | - | - | 2.70% | 2.70% | - |
人口增速預測 | - | - | 0.30% | 0.30% | - |
總量增速預測 | - | - | 3.00% | 3.00% | -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以來,液態(tài)奶市場保持低單位數增長,銷售單價貢獻超過消費量貢獻份額。鑒于中國液態(tài)奶消費與全球可比國家(飲食習慣相近)差距較小,長期而言中國人均液態(tài)奶消費量與收入增長間的彈性關系將減弱,我們認為未來平均售價將成為液態(tài)奶行業(yè)收入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而平均售價我們認為主要受產品高端化驅動。對于其他干乳品類如黃油、芝士等,我們認為還處在主要靠消費量推動行業(yè)增長的階段。
液體乳市場增速按量價拆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黃油、芝士市場增速按量價拆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年春節(jié)前后中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有新聞報道部分地區(qū)出現奶農倒奶現象,不過這種現象沒有持續(xù)很久。疫情主要影響春節(jié)期間的送禮需求,之后的需求恢復到居家消費。由于大部分城鎮(zhèn)居民對牛奶的需求較為剛性,居家消費增加后,奶制品銷售受到的影響不大。我們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銷售的短期影響有限,中長期并不會改變奶制品行業(yè)產品多元化和升級的趨勢。
奶價上漲延續(xù),但增速放緩
原奶價格的變動和奶牛的飼料成本息息相關,我們估算玉米、豆粕、苜蓿草分別占奶牛飼料成本的60%、30%、10%。飼料供給端方面,我們估計玉米、豆粕和苜蓿供應將增加,但新冠肺炎疫情對供給帶來不確定性。2019年9月中國第一批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清單包括進口苜蓿,2020年3月2日對大豆等自美進口商品實施關稅豁免,我們預計自美國進口的苜蓿和大豆等將增加。玉米受益于政府引導的玉米供給側改革(2015年-2020年玉米種植面積削減12%),2017年以來價格有所上漲。近期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好轉、氣溫回升以及物流條件持續(xù)改善,面臨春耕農民的保管壓力和變現需求加劇,玉米上市量進一步增加,玉米價格也自疫情前的高位有所回落。不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國傾向于保障本國的食品供應,玉米苜蓿大豆等的供應也有可能受到沖擊。
玉米現貨價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豆粕現貨價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飼料需求端方面,2019年10月開始能繁母豬存欄量止跌回升,預計2020年3月仔豬存欄量止跌回升(母豬懷孕到仔豬出生大概4-5個月),屆時豆粕、玉米需求有望出現增長。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及南方部分地區(qū)禽流感疫情,可能導致母豬及禽類補欄放緩。
2019年10月開始能繁母豬存欄止跌回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生鮮乳價格與飼料價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短期由于苜蓿進口受疫情影響可能價格有所上升,但未來長期來看,我們認為苜蓿價格有望回落,豆粕價格大致穩(wěn)定,玉米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傮w上長期牧場飼料成本壓力減弱。同時環(huán)保監(jiān)管趨向更加合理,牧場逐步規(guī)劃擴產,存欄量有望企穩(wěn)回升,但新牧場建成到投入使用及奶牛成熟產奶需要時間。由于目前低庫存,原奶奶粉進口量有望逐步復蘇。
我們認為供給增長會緩慢提速,供需缺口會逐漸縮小,整體未來兩年奶價總體保持上漲趨勢,預計中國原奶價格漲幅分別為2%、1.5%。但由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對今年一季度下游終端液態(tài)奶銷售沖擊較大,國內庫存積壓,中國一季度奶價同比有所下滑,因此我們預計今年奶價走勢先降后升,一季度奶價有一定下行壓力,之后開始向上??紤]到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仍較為嚴重并出現倒奶現象,我們保守估計2020年恒天然全脂奶粉拍賣價較2019年基本持平,2021年隨著疫情消退,奶價將有所提升,分別約為3125/3200美元/噸,中國原奶價格對應國外原奶溢價預測約在8-12%左右。
中國原價與全球原奶價格預測
中國原價與全球原奶價格預測 | |||||||||||||
-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中國原奶全年均價(元/千克) | 2.43 | 2.88 | 3.2 | 3.29 | 3.61 | 4.05 | 3.45 | 3.47 | 3.48 | 3.46 | 3.65 | 3.72 | 3.78 |
同比變動 | - | 18.30% | 11.20% | 2.70% | 9.80% | 12.10% | -14.70% | 0.60% | 0.30% | -0.50% | 5.50% | 2.00% | 1.50% |
恒天然全脂奶粉全年拍賣均價(美元/噸) | 2442 | 3,488 | 3,728 | 3,095 | 4,677 | 3,496 | 2,418 | 2,463 | 3,057 | 2,985 | 3,118 | 3,125 | 3,200 |
同比變動 | - | 42.80% | 6.90% | -17.00% | 51.10% | -25.30% | -30.90% | 1.90% | 24.10% | -2.30% | 4.40% | 0.20% | 2.40% |
對應全球原奶價格(元/千克) | 2.08 | 2.95 | 3.02 | 2.44 | 3.62 | 2.68 | 1.88 | 2.05 | 2.58 | 2.46 | 2.69 | 2.77 | 2.88 |
新西蘭進口全脂奶粉對應國內原奶價格 | 2.57 | 3.63 | 3.74 | 3.29 | 4.05 | 4.3 | 2.5 | 2.41 | 3.28 | 3.21 | 3.13 | 3.31 | 3.5 |
同比變動 | - | 41.20% | 3.00% | -12.00% | 23.00% | 6.30% | -41.90% | -3.80% | 36.20% | -2.00% | -2.60% | 5.80% | 5.70% |
中國原奶價對進口全脂奶粉折算的原奶價格溢價 | -5.30% | -20.70% | -14.40% | 0.00% | -10.80% | -6.00% | 37.90% | 44.10% | 6.10% | 7.70% | 16.70% | 12.40% | 8.00%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乳品未來消費發(fā)展趨勢
一是功能、專業(yè)市場需求巨大。近年來,在奶粉市場產能過剩、行業(yè)加速洗牌推動下,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增長開始放緩,乳企開始向保健食品領域拓展,進行經營多元化。我國保健食品消費市場龐大,未來,保健食品將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兒童和年輕人將成為保健食品的新興消費群體。
據消費者調查,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服用保健食品來維持體形和管理體重作為重要目標,未來體重管理和運動營養(yǎng)市場,將是保健食品市場的藍海。2015年,中國運動營養(yǎng)保健食品市場規(guī)模已達10億元,其中產品蛋白粉的市場規(guī)模為9億元;體重管理產品市場規(guī)模為93億元,其中瘦身膳食替代品市場規(guī)模為50億元。因此,未來,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引導市場產品不斷細分,功能、專業(yè)性產品消費市場發(fā)展空間巨大。
二是“少子老齡化”將推動服務消費成主流。2018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增加,65歲以上占總人口的比例到2018年底達到11.9%,比上一年提高0.5個百分點。出生率下降對嬰幼兒奶粉行業(yè)帶來的影響將開始凸顯,品牌競爭進一步白熱化,各大企業(yè)都往羊奶粉、有機奶粉等高端、差異化產品方向發(fā)力。出生率下降意味著優(yōu)生優(yōu)育優(yōu)教,未來,市場將向集孕期、產后、育兒、幼教為一體的產品、服務消費發(fā)展,且服務將成將拉動產品消費的主要力量。與此同時,有財富積累的老齡化人群增多,中老年保健、健康意識將不斷增強,由注重鈣鐵等維生素補充,開始向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等需求發(fā)展,針對上述需求的保健品消費市場將快速增長。
三是多元化、個性化市場繼續(xù)高速發(fā)展。隨著經濟增長,收入提高,物質極大豐富,中國年輕一代作為消費主體,消費日益呈現多元化和個性化。未來多元化、個性化市場繼續(xù)高速發(fā)展。
四是營養(yǎng)技術研究將成為市場核心競爭力。針對中國人營養(yǎng)相關研究,僅僅是近幾年大型企業(yè)才開始開展,而且主要針對嬰幼兒人群。未來,針對中老年人、年輕人、中小學生等不同群體營養(yǎng)研究,將逐漸成為熱點,此外,針對中國不同地區(qū)人群購買偏好研究也將不斷加深,產品更加細分和具有針對性。從未來市場機會和現實競爭格局來看,專業(yè)食品是中國未來產業(yè)一個重要趨勢,而且以技術為屏障,不斷細分和專業(yè)化,研究實力將成為乳企市場競爭核心力。
四、如何促進乳品消費
縱觀十年來我國乳品消費情況,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消費信心尚未完全恢復。尤其是在嬰幼兒奶粉消費市場,國外奶粉代購、跨境電商火爆,進口量高速增長,進口產品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都體現出消費者對國產產品的信任度提高仍需要長期的過程。在當前消費升級、乳制品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調整大背景下,以企業(yè)為核心,政府為推手,媒體為媒介,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正面引導,提振國產乳品消費信心,促進乳品消費市場繁榮發(fā)展。
對政府方面的建議
一是政府加大科普知識及政策宣傳。消費者對奶粉、液態(tài)奶等乳制品認知水平偏低,互聯網、自媒體等發(fā)展迅猛,信息傳遞快,乳制品信息好壞與各類媒體宣傳導向密不可分。政府及協(xié)會應提升與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合作力度,加大乳制品科普知識、安全事件、相關產業(yè)政策解讀等內容,著力提升消費者對乳制品認知水平,如結合行業(yè)標準,圍繞“一罐好奶粉”開展國內外奶牛養(yǎng)殖、乳品加工等方面對比宣傳,讓消費者了解中國本土與國外奶粉的差距和優(yōu)勢。
二是建立企業(yè)誠信獎罰和消費者舉報制度。就企業(yè)誠信問題建立獎罰制度或“紅黑”名單,政府與消費者共同監(jiān)督、評選。另外,針對企業(yè)間惡意誹謗、造謠安全問題來打擊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政府應加倍懲戒。三是引導消費推動乳制品結構調整。受土地、飼草資源限制,國產奶源不具成本優(yōu)勢,進口乳制品對產業(yè)沖擊仍較嚴峻,可通過政策引導、消費者教育等推動乳制品結構調整,引導國內外“乳資源分工”,發(fā)揮國內奶源“新鮮”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巴氏奶、低溫酸奶、奶酪等高附加值低溫產品消費。
對企業(yè)方面的建議
一是繼續(xù)完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國際化發(fā)展,有效利用國內外資源,借鑒國外生產技術、管理經驗,提升自身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從而提高品牌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最終實現品牌國際化發(fā)展。
二是增強自身技術研發(fā)能力。未來乳制品將針對不同消費需求,不斷細分和專業(yè)化發(fā)展,技術研究實力將成為乳企市場競爭核心力。如嬰幼兒奶粉更加母乳化研究、如何更大程度上保留生鮮乳中的活性物質等。
三是加強與消費者溝通、服務。充分溝通是建立信任的基礎,如通過定期開展參觀、體驗等活動,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全面認知,增強信任度。此外,企業(yè)也可運用公眾號、微信等現代化手段,與消費者加強互動交流,如,為消費者提供育兒知識、乳糖不耐癥等特殊人群消費知識等服務,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增強與消費者的黏性。
對媒體方面的建議
一是提升自身自律性。應樹立良好社會責任感,營造奶業(yè)消費的良好氛圍。對國產乳制品安全性、好品牌等多做正面宣傳,對假冒偽劣、摻假制假等負面事件報道應側重政府執(zhí)法力度,不能為博眼球而造成不必要社會恐慌。
二是做好消費引導宣傳。媒體是政府、乳企與消費者信息溝通重要紐帶,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做好政策解讀、科普知識宣傳等活動,提升消費者對乳制品認知水平,促進國內乳業(yè)健康發(fā)展。


2022-2028年中國乳品行業(yè)競爭戰(zhàn)略分析及投資前景規(guī)劃報告
《2022-2028年中國乳品行業(yè)競爭戰(zhàn)略分析及投資前景規(guī)劃報告》共十六章,包含乳品地區(qū)銷售分析,2022-2028年中國乳品行業(yè)投資戰(zhàn)略研究,市場指標預測及行業(yè)項目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