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為人類族群一切社會現象以及內在精神,包括了傳承、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文化包含了人類族群的從過往到未來的一切事物,是社會物質以及精神內在的統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歷史悠久,具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文化特質,從而在世界文化碑林中熠熠生輝。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建立了以廣大人民群眾為核心的領導觀念,作為我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群眾文化在我國社會文化構建與和諧社會建立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群眾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與專業(yè)文化互補結合,積極引導群眾文化適應不同社會層次。不同社會時期的發(fā)展的需要。2013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數量為44260個。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數量為44464個。
2013-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數量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8-2024年中國群眾文化活動市場供需預測及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2013年,我國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數量為34343個,2018年,我國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數量為33858個,較2017年相比呈現下降的趨勢。
2013-2018年我國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數量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群眾文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2013年,全國群眾文化機構從業(yè)人員數量為164355人,2018年,全國群眾文化機構從業(yè)人員數量增長為185637人,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國務院要求,合理設置群眾文藝工作崗位,配備相應專業(yè)人員,進一步提高群眾文化專業(yè)化水平。
2013-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從業(yè)人員數量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需求不斷增長,政府不斷加強對于群眾文化機構的財政投資力度。2013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實際使用房屋建筑面積為3389.39萬平方米,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實際使用房屋建筑面積增長為4283.09萬平方米。
2013-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實際使用房屋建筑面積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群眾文化機構服務效能不斷增強,2013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開展文化活動數量為128.32萬場次。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開展文化活動數量增長為219.48萬場次。
2013-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開展文化活動數量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服務人次主要包含了:參加文藝活動人次,參加培訓人次,參觀展覽人次,參加研討和講座人次。2013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服務人次數量為44171萬人次,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服務人次數量增長為70553萬人次。
2013-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服務人次數量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基層群眾文化團隊建設進一步加強,2013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館辦文藝團體數量為6022個,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館辦文藝團體數量增長為7990個。
2013-2018年我國群眾文化機構館辦文藝團體數量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2013年,我國群眾業(yè)余文藝團體數量為34.26萬個,2018年,我國群眾業(yè)余文藝團體數量增長為42.61萬個。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群眾文化的發(fā)展與繁榮,提高了我國群眾文化建設的步伐,有利于我國和諧社會的發(fā)展。
2013-2018年我國群眾業(yè)余文藝團體數量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